枣庄市环境监察动态第八期

作者:监察支队 来自: 时间:2013-08-06 16:56

枣庄市环境监察动态
 
 
 
 
第八期
 
枣庄市环境监察支队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六日

 

 
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环境监察模式
大力提升执法效能

 
    枣庄市为进一步落实环境监察责任,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环境执法效能,有效解决环境监察工作点多、面广、人员约束、监察手段滞后等相关问题,自2013年1月起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探索、有益尝试,创新开展了区域、流域网格化和精细化环境监察工作。
    一、主要做法
    1、科学划分网格。推行横到边、纵到底的立体环境监管机制,实行市、区两级网格管理,市级网格以区(市)行政区划为主划分为两个网格;区级网格根据各区(市)辖区内重点流域、区域、行业分布等情况,进一步细划为17个网格。各级网格按照责任领导、联系领导、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4级责任主体的网格管理体系,实行逐级负责制,明确直接责任人的网格内监管任务。将全市重点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任务全部分解至一线环境执法监察人员,做到任务、责任双明确。
    2、拓宽监管内容。针对枣庄市环境监察工作构实际,将危险废物、辐射源监管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在全省率先实施了集废水、废气、噪声、危废、辐射、新建项目于一体的网格化监管模式,由市级、区级网格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相应的环境执法任务,并实施联动,统筹协调共同完成对网格内的环境监管任务。
    3、分类巡查监管。对于网格内的省控以上企业、城镇污水处理厂、省级环境安全重点监管企业,区(市)级每月巡查2次以上,市级每月抽查30%以上;对于市控企业,区(市)级每月巡查一遍,市级每月抽查15%以上;对于网格内其他排污企业,区(市)级2个月巡查1次以上;对于有违法排污情况或信访投诉的企业,视情加密检查频次。
    4、统一执法标准。结合辖区内行业特点,确定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监察要点,明确了关键产污环节、关键监管部位、关键设备参数,规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和燃煤电厂DCS系统操作界面趋势曲线排查要领,使每名执法人员都能根据企业的生产记录和水耗、煤耗,验证污染物产生量;根据运行过程指标参数,验证治污设施运行状况和处理效率等情况。努力消除执法人员的个体差异,提升执法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防范、妥善解决。
    5、规范执法文书。统一制作了枣庄市环境监察执法模版,对现场检查记录和调查询问笔录、现场检查(勘察)笔录、现场勘查示意图、证据汇总表、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立案审批表、环境监察结案报告等15类现场检查、案件调查执法文书进行了统一、规范,并制作了几种常见环境违法行为调查询问笔录模板,进一步提高执法行为的专业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6、服务监管并举。开展网格化监管的执法人员与企业一对一结对服务,在执法检查的同时, 及时掌握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向企业提供环保技术服务支持;宣传环保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等,指导企业规范环境管理,提升环境责任意识。专门成立了网格化和精细化环境监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查一级网格环境监察工作开展情况,组织人员对二级网格环境监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稽查。建立了完善的岗位轮换机制,进一步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效能;建立健全责任管理体系,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并将实施网格化和精细化监管情况纳入相关考核内容。
    二、取得的成效
    半年来,枣庄市推行网格化与精细化环境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废水、废气、噪声、危废、辐射、新建项目一体的网格化监管模式极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效能,而且监管责任明确,监管压力到位,使每个一线执法环境监察人员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了环境监察工作水平,密切了环保部门与企业的联系。市级排污收费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83%;同时,执法力度明显加大,罚款到位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21%。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全市环境监察队伍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现有人员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忙于应付,捉襟见肘,工作难以深入开展。二是随着环境执法重心下移,县级环境监察机构处在基层第一线,承担着繁重的环境监管任务,但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交通和取证设备不足,都严重制约了网格化和精细化环境监察的实施。三是乡镇虽然设立了环保所,但执法人员数量、素质、交通和取证设备都严重不足,难以承担繁重、艰巨、复杂的环境执法监管任务,导致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无法纵深到乡镇一级。
    四、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环境监察人员岗位培训力度,特别是区(县)、乡镇等基层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技能和水平。二是制定环境监察技术规范,建议制定重点行业(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技术指南,规范环境监察执法标准。三是继续深入开展环境监察专项稽查,切实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现场执法质量和水平,推进网格化和精细化环境监察的顺利实施。四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人事部门的支持,重点解决人员编制和执法装备不足等问题,切实提高基层环境执法能力。五是探索建立执法责任制,厘清执法内容,明确执法责任,建立尽职免责的良好执法环境。

(枣庄市环境监察支队  冯倩)